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800字。江苏扬州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湖泊(pō)    窥(kuī)视        潜(qiǎn)藏           后裔(yì)                        
B.急湍(tuān)    伶仃(dīng)         纤(qiàn)绳             载(zài)体       
C.隽(jùn)永   苦楚(chǔ)          勒(lēi)进            蹂躏(lìn)
D.逮(dǎi)捕   干瘪(biě)        瞭望(liào)           慰藉(j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炽热         陶  冶           沸反盈天       震聋发聩
B. 寒暄         林荫道           墨守陈规       销声匿迹   
C. 摇曳         取  缔           过犹不及       时过境迁
D. 渲泄         拖  沓           大相径庭       至高无上  
3. 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然微以自文于君亲:稍微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意料(《指南录后序》)
B.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很,十分(《五人墓碑记》)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众,很多          日月忽其不淹兮:淹没(《离骚》)
D.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只,只是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廉蔺列传》)
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 
A.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B.从小时候起,家长和老师就耳提面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待人接物,林林总总,无所不至。
C.我们要正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D.两次攀登世界高峰的失败没有使他灰心,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终于功败垂成,于今年夏天攀上珠峰。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6.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组
A.闻一多和艾青都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前者有诗集《女神》《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色彩美、建筑美。后者有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B.《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都是政治抒情诗,作者分别是俄国的普希金和美国的高尔斯华绥。
C. 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D.屈原,名平,字原,他所创作的《离骚》强调自己的“内美”“修能”,希望改革弊政,实现美政,从而刻画了一个忠君爱国、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理想的诗人形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7—10题。
直觉通常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的一种使问题得到澄清的思想。诸如灵感、启示、预感等都是用来形容这种现象的。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当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对一些科学家的有关“你是否得益于直觉”的调查中,经常得益、偶尔得益和从未得益的比例分别33%、50%和17%。据他们的调查,7%的科学家说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其余的人则说有10%~90%不等的直觉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使如此,这也可能是比实际情况乐观的估计,因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容易被记往。
直觉的产生常常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专注的研究并渴求解决却放下工作转而考虑其他事情的时候,这时一个肯定的想法却剧性地突然到来,人们会因此而感到狂喜甚至惊奇。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现在仍未被充分理解。一般的看法认为,直觉产生于大脑的下意识活动。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然而却还在通过下意识活动思考它。产生不自觉思考时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