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科技类文章阅读指津
一、命题特点和趋势
1、高考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学生什么?(考查目标)
——高考科学类文章考查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考查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2、从题目设置看,高考科学类文章阅读考些什么?
——对词语(核心概念、科学术语)的理解(认知、识别)
——对句意(中心句、观点句、推论)的把握
——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对内容的推断和想象(推断依据的范围:依据限定在原文内;推断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的三种基本推断形式:归纳、演绎、类比;科技文章阅读解题的推断类型:因果推断题、偷换概念推断题、类比推断题、相关推断题)
3、近年高考在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部分的命题变化:
——选材变化,自然与社科交相辉映,2005年自然为主兼及社科,2006年自然与社科平分秋色
——分值变化
——题型变化,从纯客观向主客观结合方向考查,主观题主要是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表述时要求学生用语简练。
——考查点变化,以词语理解词义为主,考查主流文意理解,重点信息推断
二、2007届考情分析
——心态不好,方法欠缺
——文本意识不强(不明白高考阅读“意从文出”的原则,不能采用看了题就直接进入相关语段,因为还有上下文的整体原则)
——审题马虎
——思考不严密(前两点比较扎实的学生一般基本上不会出错)
科技说明文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背景,只要思维训练跟上,很多都可以对三道题。
三、复习策略
1、训练
——领会考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考点与试题材料的关系,练习有针对性
——选用可靠的阅读材料,做好统计分析(让学生统计看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2、错项设置
——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第一轮题复习时可以结合例子精讲到位,给学生一副“寻宝图”;第二轮在配上一定量的练习)
A、以偏概全(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语和限制语);
B、模糊混淆时间、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