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6340个字。
2007年肇庆市鼎湖区初中毕业考试语文科
模拟检测题
说明 :本试卷共4大题,计21题,其中选择题4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了120分钟。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23分)
1、用原文或按要求填空。(任选12小题作答,每题1分,共12分)
⑴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⑵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⑶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⑷                    ,一夜乡心无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⑸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⑹剪不断,理还乱,           ,                  。(李煜《相见欢》)
⑺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⑻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初春小雨》)
⑼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⑽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京入使》)
⑾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⑿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⒀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⒁                   ,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⒂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名著阅读题,请按下面要求填空。(3分)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后,开展了一次“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班会活动。在选择学习对象上,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甲方)选择诸葛亮,而不选宋江;一部分同学(乙方)选择了宋江,而不选诸葛亮;另一部分同学(丙方)则将诸葛亮、宋江都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丁方)则认为宋江、诸葛亮都不值得选。甲方选择诸葛亮的理由是:诸葛亮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还有对刘氏王朝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而宋江道貌岸然,虚情假意,在梁山正在兴盛,腐败的宋王朝束手无策之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接受招安,出卖梁山,使众多英雄罹难。
(1)假如你是乙方、丙方、丁方中的任何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答:假如我是        方,我选择的理由是:                                                                                  
                                                                             
                                                                           
3、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二个类似的句子。 (4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雨海风中奋斗搏击。 
答:假如生命是    ,不要           ,要                      。
假如生命是        ,不要      ,要                     。
4、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4分)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风筝。 
5、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一个“醉”字,用得传神。请你认真分析它的妙处。(2分)
                                                                           
6、《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请你结合注释,细读全诗,发挥想象,从四句诗中任选一句改写。注意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100字以内,标点不计。(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