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800字。姜堰市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2007年5月)
命题:曹树(会员号:883470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管束(sù) 慰藉(jiè) 纤维(qiān) 钟鼓馔玉zhuàn 同仇敌忾(kài)
B.眼翳(yì) 骠骑(piào) 熨帖(yù) 扪参历井shēn 呕心沥血(xuè)
C.宽恕(shù)湍急(tuān)模样(mú) 烹羊宰牛(pēng) 暴殄天物(zhěn)
D.媲美(pì) 字帖(tiè) 泥淖(nào) 徇私枉法(xún) 数见不鲜(s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鲁迅和许广平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C.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坎的石头了。
D.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而言,十七八岁正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他们善恶美丑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B.2006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去世七十周年纪念日。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距离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越来越远,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必将永远传承下去。
C.本届会议将在传递信息,推广经验,发现人才,共谋发展等方面起到桥梁作用,也将对教材、教学及评估这三大体系的完善和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D.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华民族,是一部救亡图存、寻求振兴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万里长征,则成为划时代的历史转折,成为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答题。(21分)
(一)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