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350字。
2007年中招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杨福建)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下面的空格里,为上面的一段话再续写一个句子。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不超过二十个字)。(3分)
2.下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 炽痛(chì) 潜心贯注qiǎn 迫不及待 妇儒皆知
B. 提防(dī) 惟妙惟肖xiào 销声匿迹 勇往直前
C. 迢迢(tiáo) 相形见绌chù 截然不同 眼花缭乱
D. 戏谑(nüè) 怒不可遏è 恪尽职守 相得益彰
3.下面一段话是“天吉”牌重庆怪味胡豆简介
①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②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其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味堪称巴渝地方传统食品的一绝,③是居家旅行、休闲、品茗、馈赠宾朋好友难得之佳品。
三个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改正过来。(2分)
①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1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③《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范仲淹阔大的胸襟和政治抱负;《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龚自珍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情怀。(4分)
④《<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我们,在学习上,必须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待人接物上,孔子教导我们,应该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世之道。(4分)
5.下面是杜甫的律诗《登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前四句语序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是“①玉垒浮云变古今 ②花近高楼伤客心 ③万方多难此登临 ④锦江春色来天地”。请你根据所学律诗知识,把这四个句子的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2分)
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它的寓意。(2分)
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
阅读下文的对话,回答问题。
甲:我的朋友小明特别爱看课外书,还劝我也培养这种爱好。可我对它没兴趣,而且我认为课外书都不应该看,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我的学习。
乙:课外书可以开阔视野,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看凡是课外书都应该看。
丙:阅读课外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爱好,可以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我总是选择思想健康的书来阅读。
7.他们几个争论的问题是什么?(2分)
8.对于这个问题,你持怎样的观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9.课外你一定阅读了不少的名著,填写以下表格,让大家了解你的阅读成果。(5分)
名著名称:作者名字:
其中一位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这位人物的主要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共13分)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做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做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称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10.入狱在一般人的眼里毕竟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作者的看法却与众不同。作者的看法可以借用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表达作者看法的一句话。(3分)
11.文中划线句,表现出朋友出狱后的高兴心情,他为什么而高兴?(2分)
12.“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这句话富含哲理,请你用概括举例的方法解释这句话。(5分)
13.有生活中,你遇到过“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的现象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或者将怎么解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3分)
通信卫星的工作过程
①利用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是卫星应用技术的重大发展。那么,通信卫星是怎样工作的呢?
②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两大部分构成的。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继站。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
③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④从地面站1发出无线电信号,这个微弱的信号被卫星通信天线接收后,首先在通信转发器中进行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最后再由卫星的通信天线把放大后的无线电波重新发向地面站2,从而实现两个地面站或多个地面站的远距离通信。
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北京市某用户要通过卫星与大洋彼岸的另一用户打电话,先要通过长途电话局,由它把用户电话线路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北京地面站连通,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发射到卫星,卫星接到这个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转发到大西洋彼岸的地面站,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取出来,送到受话人所在的城市长途电话局转接用户.
⑥电视节目的转播与电话传输相似。但是由于各国的电视制式标准不一样,在接收设备中还要有相应的制式转换设备,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本国标准。电报、传真、广播、数据传输等业务也与电话传输过程相似,不同的是需要在地面站中采用相应的终端设备。
⑦随着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信卫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服务区域划分,有全球、区域和国内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海事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以及各种军用卫星。
14.卫星通讯系统主要由哪两个部分构成?(2分)
15.文中省去了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示意图,请你根据对文章理解,在文中空白部分补上这一示意图。(5分)
16.第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这种说明方法在这里起到的说明效果。(3分)
17.在我们的家庭里,无法收到美国的电视节目,请你根据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其中的技术原因。(3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字,完成 题。(共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超纲
(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 超纲
(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
男有分,女有归 分:
阡陌交通 交通: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19.依据你对“亲其亲”、“子其子”这样的句式的理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
20.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评价孔子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相似之处,说说大同社会的理想和桃花源的生活,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启发意义?(4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昔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这首诗紧扣一个“_________”字来写,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_________”字,写出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2分)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被人称道,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诗被人称道的原因。 (3分)
五.作文(共5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①微笑的力量
②阅读下文,然后以“互助”为话题作文。
乞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惘然无措,惶恐不安,紧紧地握了握手这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作文要求:
①请先写出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内容和前面的句子一致,构成排比,给1分,书写规范,无错别字,给1分,端正、整洁给1分。
2.A
3.①删去“多种天然香料”六字。或者改为“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为主料,辅以花椒……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
②可把“酥、脆”二字删去,或改为“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的特点”。
③“居家”应与“旅行”并列,中间加上顿号。
4.⑴感时花溅泪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落红不是无情物,他作春泥更护花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③②④①
6.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或,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7.要不要阅读课外书及怎样阅读课外书的问题。
8.观点1分,理由2分,理由必须支持观点。
9.名著名称1分,作者名字1分,主要性格特点1分,主要事迹1分,事迹与性格特点密切相关1分。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空一分,见错不给分。)
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11.一是为自己重新获得人身的自由而高兴,二是为自己在狱中完成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而高兴。
12.人类的智慧可以使人在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为自己寻找思想上的自由,从而弱化身体的不自由;当然,人类也会在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处处给自己的思想加上框框,限制自由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痛苦不堪。(2分)
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2分)
自由与不自由,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灵选择。(1分)
13.列举现象给1分,提出解决办法给1分。
14.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
15.
有地球给1分,有两个地球站2,有通信卫星给1分,有地球站和通信卫星的连线且方向正确给1分。
16.举例说明 用举例说明的方法,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
17.中国和美国的电视制式标准不同(1分),在我们的电视中还加装上相应的制式转换设备(1分),将美国的电视信号转换为我国的标准就可以了(1分)。
18.与:通“举”,选拔。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交通:交错相通 延:邀请;请
19.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20.题目开放。说出相似之处给2分,说出启发意义给2分
21. “游” 、“足”
22.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生活哲理。
23.参照中招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