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7680个字。
2007年春柏中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 -3题 
重庆,山清水秀,风貌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柿比,故有"山城"和"江城"之称,"山城夜景"水光天色,勘称奇观。
重庆是一座江城,江水碧绿清透江旁山峰叠障。烟云冉绕,宛若仙女舞动她们柔弱的身体,衣袂随风而舞俊秀如一幅山水墨画,浓淡相宜,浓处深沉淡处轻盈,云、雾、山、水都在这浓淡中过渡得不动声色,云中有山,山下有水,水静映山,而江之深处又掩蔽在烟雾之中,唯见轻烟中的山如翠障把水路隔断。真个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庆,又是一座有名的美丽山城,周围青山环抱,城下绿水围绕。南有长江滚滚东去,北有嘉陵江滔滔而来,两江汇流,将重庆围成一个弯月似的半岛,好似两条龙托起一座变幻多姿的海市蜃楼。每当旭日东升,给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披上金色的朝霞,山城就显出它雄伟绚丽的英姿。 
待到新月高悬,登上批把山公园俯瞰万家灯火,恰似繁星闪闪,又使人产生仿佛飘然登天的感觉。而到秋去冬来,江雾潦绕,浓云弥漫,水天一色,山城又时隐时现在一片神秘缥缈的雾海苍茫之中。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绚丽(xuàn) 弥漫(mí) 鳞次栉比(zì) B.轻盈( yín)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 
C.柔弱(róu ) 英姿(zī)  依山傍水( bàng) D朝霞(zhāo) 衣袂(júe) 时隐时现(yǐn) 
2.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其中的两个并改正。(2分) 
山清水秀  勘称  山峰叠障  江雾潦绕  水天一色 
       改为                   改为              
3.前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山城夜景"水光天色,勘称奇观。(雄伟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B.宛若仙女舞动……俊秀如一幅山水墨画。(清新美丽) 
C.浓淡相宜,浓处深沉,淡处轻盈。(沉着持重) 
D.山城又时隐时现在一片神秘缥缈的雾海苍茫之中。(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4分) 
①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广泛,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重庆以600余公里长江干流为轴线,汇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流。②重庆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 近亿立方米左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38.28万千瓦,可开发量750万千瓦,全市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 电总装机容量是全民干均数的3倍,水能资源开发量在全国城市宁名列前茅。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重庆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号便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③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                                  (2)                            
(3)                                  (4)                           
5.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2分) 
华龙网讯(记者宋庆军)近日,重庆美术工作者蔡跃宏先生设计的我市城市文化标识一一火凤凰得到市委书记汪洋的亲笔批示:“此举富于想象,很有创意,可与直辖1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推出。"其著作权也受到市新闻出版局重点保护。
蔡跃宏经多年研究发现,将重庆市版图上的40个行政区县进行点线相连,重庆便自然而生动地生成出一只比例协调、姿态优美、神韵鲜活的"火凤凰"。其中,主城9区为心脏,潼南为鸟头,渝西走廊为颈、胸、腹,三峡库区为凤尾,凤腿则为厚积薄发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机场均分布在翅膀上。长江为主动脉,涪江、嘉陵江、乌江、綦江、芙蓉江、大宁河等水系为静脉系统。 
市新闻出版局吴绍阶副局长认为,"火凤凰"所代表的美好、吉祥、向上、奉献以及刚直的秉性,与重庆这座千年古城以及重庆市民的价值观相一致。"火凤凰"标识,不仅有着重庆城市的人文精神,同时还具有开展版权贸易、开发版权产业约巨大潜值。
6.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慧;               ;                  ;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我们精彩,交流使我们不断发展。 
7.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为"M&M巧克力”创作的广告词“不溶在手,只溶在口"是他的灵感之作,堪称经典,流传至今。请仔细赏析,说说它的妙处。(2分)                                                                  。
8.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请探究下面资料,用简洁的话写出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有人认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之,知识 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