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20字。 教学思路清晰明朗,资源丰富,操作性强,切合课堂实际!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品味排比、反复、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3.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本文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铿锵激越,很适合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朗读训练,并且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和领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朗读 感知
一、知内容
自由朗读文章,用“ ______的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二、理结构
师生联读课文,明确: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三、美朗读
教师指导: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1. 生自由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气势。
2. 推荐代表,比赛朗读。朗读内容为中间部分,将其分成五小节,5-13段, 14-17段,18-22段,23-24段,这四部分由各组代表朗读,25-27段由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在朗读的同时,播放多媒体片段“腰鼓英姿”,以鼓声伴读,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生命律动的感受,进而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四、明主旨
1.本文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铿锵激越,通过我们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学生有可能谈论到其中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用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2)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3)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