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作文补差艺术
徐向顺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0
谈到学生作文,特别是写作水平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十有八九的语文老师都会摇头叹气,怨声满天­——作文本应是五味俱全的东西,而到这些学生的作文里,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令教师嚼咀而无味、弃之不能。师生均对作文产生了消极应付的心理。久而久之,势必会极大地影响作文教学和训练的质量,更遑论切实提高写作后进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写作上的后进生、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职责,更是语文教育工作需要探索和追求的艺术。而这种补差的艺术具体体现在:
一、查一查,找出病因
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能力不强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表现为基础薄弱型、表达不当型、心理障碍型、动力缺乏型等。其产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就写作本质而言,要想写好决非易事,它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求写作者掌握深厚的语文知识,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感受力、较强的辨证分析能力、明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高的言语表达能力。就学生个体而言,审题、选材、谋篇、构思能力有限,对外界疏于观察,阅读积累又较为浅薄,参加各类活动更是一曝十寒,缺乏活水源头。加之,部分学生对写作采取得过且过、自我满足的态度,认为自己将来反正又不想当作家、文学家,何必伤那么多脑筋,吃那么多苦?写作动力明显不足,写作时便随意划上几句,草草应会了事。就教师主导而言,教学方法欠法,命题作文泛滥、单调,无新鲜感,半命题和自由命题寥若星辰,严重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手脚;部分教师甚至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过分地追求写作的“新、奇、巧”,打出来的分数一贯是“70—80”分的“正常体温”,绝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品尝成功的喜悦。有时可能还会把写作水平能力差的同学作文当“例文”宣读,招致同学的嘲笑,加重了这些学生“自卑心理”,于是他们就破罐子破摔,把写作扔到一旁­——随它去也。正是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呈现出了不平状况。
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水平能力差的情况与成因越复杂多样,教师的帮其补差前的诊断就越发显得必要。语文教师不妨借鉴并灵活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望”:看学生的作文,感知其写作水平与能力;“闻”: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其内心情感;“问”:向学生征询有关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切”:给予较为准确地把脉、诊断(科学的诊断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总之,作文教师要充分研究分析并掌握写作水平与能力不强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改进作文教学。诚如美国教育家布洛姆所说:“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和地方给予帮助,如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的内容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够学好。”
二、导一导,疏理障碍
学生写作水平能力差,不任是属于哪种类型、出于何种原因,教师的补差、转化工作,必须首先从疏导工作入手。特别是对那些因心理障碍、动力不足而导致“低”“差”的学生,更要从疏导入手。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处于身心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如果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必将对他们学习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即便是常规的作文练习也将成为他们“挥不去的烦恼”和沉重的包袱,而要想提高其作文能力水平当然就十分困难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