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7150字。本试卷适合苏教版,为中考模拟试题,满分130分,适合实验区使用
语文模拟试题3
方宝宝
(满分130分,含书写4分)
一、口语交际(本大题含3个小题,共6分)
请做好听录音的准备,录音只播放一次。
请听《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朱军对杨澜的一段访谈,回答1~3题。
1. 录音中杨澜是怎样看待“年轻的财富”的?(2分)
2.杨澜的父母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2分)
3.请你用一句话表达杨澜的父母对杨澜的教育带给你的启示。(2分)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5个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7题。
唐诗宋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我们cháng yáng于那烟波浩渺的海洋中,娴熟地点数那些光彩夺目的名字,动情地吟唱着那些意蕴丰富、感情炽烈的诗章。
“吴楚东南坼, ①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而又生动,“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唱出了多少游予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 ③ ,欲上青天揽明月”,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 ”,为国分忧的情怀谁不钦仰?高适用“ ⑤ ,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对朋友的祝愿,苏轼以“若把西湖比西子, ⑥ ”赞美西湖的妩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传递着杜甫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 ⑦ ……
4.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cháng yáng 意蕴
5.结合语境,说说你对加点字中“炽烈”一词的理解。(2分)
“炽烈”的意思是:
6.为上文空缺处补出诗词名句。(6分)
①吴楚东南圻, 。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⑤ ,天下谁人不识君。
⑥若把西湖比西子, 。
7.请仿照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为⑦处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3分)
8.右图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会徽,请简要说说它的构图设计及其含义。(3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12个小题,共39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裒王孙③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④怯耳。”众辱⑤之曰:“信能死⑥,刺我;不能死,出我袴⑦下。”于是信孰视之,俛⑧出袴下,蒲伏⑨。一市人皆笑估,以为怯。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无行:品行不好。 ②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④中情:内心。 ⑤众辱:当众污辱。 ⑥能死:不怕死。 ⑦袴:通“胯”,两腿间。 ⑧俛:同“俯”。 ⑨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9.选文所叙述的韩信年轻时的两件事是 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