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4张,条理清晰,内容鉴赏详尽,板书设计提纲挈领,较实用。
约5630字。
柳永词二首
广大附中 余伟
作者简介:柳永
一、名称:
初名三变,字耆卿。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二、生平:
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上层对他极为歧视,宋仁宗在一次发榜时见到他的名字便一笔勾销,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直到54岁时,改名柳永,才勉强中了进士,做了一点小官。他一生穷困,家无余财,相传死后无钱下葬,最后由“群妓合金葬之”。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三、词作及评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使得慢词广为流传。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四、词例: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析】
此诗写情人送别。上片写情人话别的种种情态,下片虚写,设想别后的生活,着意描绘出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虚实相济】
此词的景物描写极其有名。有不少景物突出渲染了离情:如:有一些表明“离情”的意象—— 长亭、帐、兰舟、杨柳还有表明“凄苦”心情的意象—— 寒蝉、暮霭、清秋、晓风残月 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融情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