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4070字。
必修三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    抵罪:犯罪应该受到惩治
B、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狂:假装发狂
C、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土封:民间的赞赏(坟墓)
D、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D)
A、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D、安能屈豪杰之流
解析:首领,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集团的领导人,为首的人。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行为,古义:行+为,德行高尚是;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 )
A、佯狂不知所之者/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B、忠义暴于朝廷/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不可谓五人之力也
D、而又有剪发杜门/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解析:B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在”。A动词,往/代词,他。C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作用,不译/表示判断的句末语气词。D表示并列的连词/表示顺承的连词)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B)
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定语后置)
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翻译句子: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翻译: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轻和重到底怎样呢? 
(2)斯固百世之遇也。
翻译: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