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7750字。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共三大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江苏东台市弶港中学 张加龙
第一站 基础知识岛。(21分)
1、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矜(jīn) 微颔(hàn) 悬(xuán)泉 重(chóng)岩叠嶂
B.发矢(shǐ) 沿溯(shù) 峭(qiào)头 素湍(tuān)绿潭
C.飞漱(shù) 愕(è)然 酌(sháo)油 过目成诵(sòng)
D.属(shù)引 踟蹰(chú) 忿(fèn)然 笑而遣(qiǎn)之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尝射于家圃(尝:曾经) 先生是年乃能言(乃:才)
B.以钱覆其口(以:用) 惟手熟尔(尔:罢了)
C.卒辇而致之(辇:车子) 且夫未尝语我也(语:告诉)
D.敦风义(敦:重视) 何用识夫婿(用:凭)
3、下面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C、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时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陈尧咨善于射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
B、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译文:有位朋友在他家寄存了一千两白银,而没有立下字据。
C、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译文:(他)将就着师傅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听下来。
D、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译文:东方出入有千车万马随从,我的丈夫走在最前头。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
B、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C、杜牧,宋代著名诗人,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
D、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6、根据原文,填出诗句。(4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3)《江南春》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江南春天景色的句子是: ,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 。
7、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以不相同。2分)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 ,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材料一] 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真实的情感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 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以后,小明和萧军产上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文化传统。萧军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3分)
(2)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为此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字数不超过25字)。(2分)第二站 阅读演练屋。(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