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00字。
抓住标志词   巧妙辨病句
——近三年高考语病题例析
江西省安福中学  方为民              邮编:343200
   病句是指在语法修辞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纵观2004年至2006年三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除上海卷、2005年辽宁卷和2006年福建卷外,其余各省市都对语病题进行了考查。可见,语病题是语文高考试卷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语病题出现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语义性语病;二是结构性语病。语义性语病主要表现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结构性语病主要表现为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尽管我们指导学生通过提取主干法、语感判断法和造句类比法等来辨析语病,平时讲得不少,训练也很多,但是学生对这一考点的掌握仍相当不尽人意。如何才能迅速有效地指导学生做好此类试题呢?笔者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病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发现了一些规律,即绝大部分病句都有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标志词(词语、短语),就如同病人感冒通常会出现头疼、发烧、鼻塞等症状一样。因此,学生如果能抓住这些标志词,就可以巧妙地迅速辨析病句。如:
一、并列词语、短语 
1.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年江西卷第6题C项)
2.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安徽卷第3题A项)
3.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2006年湖北卷第4题A项)
解析:例1 “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种属关系不当,不能并列。例2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支出的费用”。例3显然是两组并列短语照应不周,导致搭配不当,应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启示:并列短语是高考语病题设误的热点。当句子中出现并列词语、短语(往往含有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 “和”、“与”、“或”、 “而”等)时,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分析:(1)能否并列;(2)语序是否恰当;(3)是否会因照应不周导致搭配不当。
二、两面词
1.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全国卷一第3题C项)
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 ,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山东卷第6题D项)
解析:例1中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错误,是否收门票不能被“否认”,否则自相矛盾。例2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在“后继有人”前面加上“是否”。
启示:句中出现正反意义的两面词,如“是否”、“能否”、“是不是”、“高低”、“成败”、“好坏”、“优劣”等词时,特别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是否恰当。句子如果出现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就是病句;反之,句子前后都出现两面词(含可理解为正反意义两面的词),互相照应,则不是病句。
三、数量词
1.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广东卷第4题B项)
2.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2005年全国卷一第3题A项)
3.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年广东卷第4题A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