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3(包括熟语)
(重庆 liuziqiang)
三、成语(包括熟语)的使用与辨析:
(一)题型及解题示例:
[试题1](2003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D。”捉襟见肘”本义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臂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或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未雨绸缪”本义是天还没下雨,先把房屋门窗修好。比喻义为提前做好准备。”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如数家珍”的本义是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暗含东西不是自己家里的。也常用来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试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B.相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两人早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现在虽都已是年届花甲的老人,但彼此见面时仍然亲得不可开交。
C.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D.某些用工单位招聘农民工时许诺的工资等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这种骗人的行为不是卖狗皮膏药又是什么呢?
(答案)D(A.“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B.“不可开交”指无法摆脱或结束,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二—添作五”是指双方平分,这里应换为“三下五除二”)
[试题3](2003全国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备受青睐 怡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知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渫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答案)A。B中的”利”应为”俐”;C中的”违”应为”韪”;C中的”渫”应为”牒”。
[试题4]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A.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剥回。
B.“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C.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D.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答案)可换厂”吹毛求疵、沆瀣一气、直言不讳、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