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荷塘月色》精品课件PPT19张,图片丰富,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活动丰富,生动有趣。教案约7800字。
荷塘月色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原创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学习怎样写景、如何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语言的精练优美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与教具】
1、朗诵法;2、讨论法;3、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整体把握、赏析(1-6)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初中学过他的《背影》、《春》。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旅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1898—1948),祖籍浙江绍兴。出身小官宦之家,其父朱鸿钧一生在多个地方先后做些小官,他不希望子女如他一样宦海浮沉,希望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于是给长子取名“自华”,取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意。朱自清不负父望,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他1898年出生在江苏东海县,只是从1903年5岁起随家便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王羲之、秋瑾、蔡元培、鲁迅等名人的绍兴。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文学研究会成员。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他为什么要改名“自清”呢?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由于家庭变故,朱自清经历了人情冷暖,目睹了社会黑暗,觉得一个人光有满腹经纶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为人处世,尤其是面对污浊的社会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所以在父亲去世奔丧回京后,即改名“自清”,清与浊相对,“自清”就是不浊,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