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共2课时。
十八岁和其他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2、知道朗读的特点,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3、理解书信体的行文方式在心灵感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情感沟通的艺术。
2、学生反思在与父母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对一些语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设想】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语意含蓄的句子,并借此达到教育学生注重与父母沟通的目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学生朗诵课文
三、理解课文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一)分析理解第一部分(以学生提炼、概括为主)
1、大意:诉说自己面对孩子18岁时的心情
2、问:①这种心情可以用哪两个词语来概括?
明确:
欣慰、迷惘
②作者欣慰的是什么?迷惘的又是什么?
明确:
欣慰的是孩子长大了,自己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了。
迷惘的是时间过得太快了,孩子不再那么依顺,甚至开始反叛了。
   ③第一自然节中“似乎……怎么,昨天和今天,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明确:
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阴感同于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实际上是父母之爱最真切的表露。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永远是他呵护的对象,永远是他炫耀的资本,是他激动、喜悦情感产生的源泉。
④作者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这份父母之爱当作功绩来叙述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