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内容详细。
醉花阴(李清照)
江苏省震泽中学 吴建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词眼“瘦”。
一、导入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二、作者介绍
沈谦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创作了大量的诗词篇章,分别成为蜚声中华词坛的“婉约派”与“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易安体,以人名入体,词坛未有。
李清照生于济南,其父李格非熙宁九年进士及第。李清照十六岁时,随父亲李格非迁到京城汴京。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赵挺之为吏部侍郎。李清照18岁,嫁给21岁的赵明诚。当时赵明诚是太学生。赵明诚是赵挺之的第三子。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合,岂止是“郎才女貌”,而且是“夫妇擅朋友之胜”。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史书碑文。后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词作分析
(一)上片
首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白日孤独寂寞的内心感受。室外,在阴霾的日子里,女主人公愁闷终日,“薄雾浓云”罩满词人心头;室内,铜炉里的香料慢慢地燃尽,更令她觉得时间难捱。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瑞脑消金兽”,枯坐铜香炉旁,看那炉中的香料一点点地消融,岂不见出作者的寂寞无聊?
后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佳节又重阳”点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