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00字。
广外外校2008届高三语文八月份月考试题
命题人:李永
一.古代诗文阅读 (共51分)
㈠.文言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选出词类活用与“好游者不能穷也”相同的一项( )(3分)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C、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D、火尚足以明也
2.选出“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3分)
A、由山以上五六里 B、火尚足以明也
C、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D、项王未有以应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分)
A.我也后悔那样盲从他们,以致没能享受我们游览的乐趣。
B.我也后悔自己盲从他们,以致没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C.我也后悔自己盲从他们,以致没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D.我也后悔那样盲从他们,以致没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阅读下面文言文,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完成4-5题(6分)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4.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分)
5.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闻而审,则为福矣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分)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3分)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3分)
㈡.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