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6700字。蜉蝣的一天快活
钱定平
我曾有个家在德、奥边境,前门开出一片池塘。傍晚,披着一肩夜色,携着四处蛙鸣,从敞开的窗口外,会扑进来一种小飞虫。小虫儿翅膀薄极了。可是,那翅膀一扑打起来,立刻就变成了浅蓝色的一抹微云,美妙绝伦。从窗口远远向池塘望过去,只见水面上罩着一片轻雾,一团朦胧。我于是信步朝那片水儿走去。
池塘那潭水辉映着湖边小径的路灯,波光粼粼。水中央有一座小岛,长着一大丛乔木,树阴向水面投射下一块黑彩,一条条波光却又刺进暗影里,颤动成了或隐或现的图案。这时,温软朦胧中惟一鲜活着的,就是月光和灯影下的这些小飞虫了。
问邻人,说是小虫儿德文叫“一日蝇”,也称“五月蝇”,原来,这就是我们古人经常提到的蜉蝣!蜉蝣是中国文人骚客心仪的对象。《诗经·蜉蝣》就歌唱过:“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把蜉蝣羽翼的轻柔婉妙同女装衣裳联系起来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加了神来的一笔:“蜉,水虫也,……朝生暮死”,抓住了蜉蝣的生态特性。西洋人也早发现了蜉蝣夭寿,它的昆虫学学名是亚里士多德给起的,就是“短促”。
蜉蝣的成虫很美。蜉蝣一生经过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时期,不像通常昆虫有个蛹宝宝的阶段。蜉蝣成虫惟一的使命便是“婚飞”交配,繁衍后代,这是它生命中的华彩乐章。
万类霜天,皆有其道。
以蜉蝣观蜉蝣,便会立刻觉得人生圆满。您看它们衣衫华美,生命也华美,就像它的翅膀和舞姿。生命是短暂了点儿,但是却也充足快活,没有生的大喜大悲;一天的欢乐放纵,也就尽够了。有一篇安徒生童话,说的是大树和蜉蝣的一番对话。大树说自己可以活千百岁,你蜉蝣活一辈子简直就是一瞬间了。蜉蝣却说,自己的一天就等于快快活活的千万个一瞬间,只要活得快意,有什么长短之分?人最怕老去,蜉蝣却不怕,它连老的概念都没有,还会怕么?生命就在兴隆鼎盛之后的第一时间,赫然而且溘然地结束,倒也圆满地完成了宇宙间的根本。以蜉蝣观蜉蝣,便懂得蜉蝣的生命价值,就会觉得这种争分夺秒、渴饮今朝,也是一种活法,也就不会有酒醒梦回的感叹了。这倒也是一种境界。
但是,以我观蜉蝣,便会马上感觉人生遗恨。古今中外,从这种小虫汲取灵感的作品不计其数。《庄子》是很受蜉蝣感召的了,他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这句讽喻为世人万代传诵,也常让他们汗颜羞愧。《新约圣经·若望福音》里,耶稣基督从正面宣传虽死犹生的概念:“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恰似解构了蜉蝣一生的积极色彩。这是蜉蝣哲理的正面,说明生死转化、繁衍进化的定规。可惜,人生的意义不尽这样,人类的忧伤也远不止此。淮南王本人并不沉湎片刻欢娱,而喜欢读书作文,他说“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大有反讽意味。有位德国文人赞颂歌德:“这就是诗人的痛苦了——不就是他这位百年伟人,用他蜉蝣般的急切来拥抱整个世界么?”讲得好极。
《诗经·蜉蝣》据说讽刺的是当时的贵族。环顾左右,我们不也能发现蜉蝣贵人的影子么?
(选自《文汇报》2006年2月12日 有删改)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环顾左右,我们不也能发现蜉蝣贵人的影子么”?联系文章内容,概括“蜉蝣贵人”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蜉蝣观蜉蝣,便会立刻觉得人生圆满”“以我观蜉蝣,便会马上感觉人生遗恨”两句中,“圆满”和“遗恨”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说蜉蝣的活法“倒也是一种境界”。请联系自己的人生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 边 的 岸
陈俊年
广东,风生水起,不特气候潮湿雨绵绵,地图上就泛现出潋滟与浩瀚,且浏览地名,也读得出她的丰盈与润泽。一连串地级市,如湛江、阳江、珠海、云浮、江门、清远、河源、汕尾、汕头、潮州,无不在水一方,带水成名。广州、惠州、梅州,名字里貌似缺水,事实上,珠江、东江、梅江,恰恰浓缩如“州”字中间的三江成“川”,一一穿城而过了。肇庆有西江,韶关有北江,揭阳有榕江,中山有岐江,佛山有汾江,东莞有小运河,茂名有小东江……至于“深圳”,客家话的原意便是“水深的小河”,那是祖国流向香港的一脉血管。何况深圳湾连着太平洋,踮脚的浪花正从天边朝她簇拥而至。
有水就有岸,有岸就有史。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