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100字。2007年7月广州市天河区高二期末五校联考试题
语 文
2007.7
本试卷22题,问卷共8页,其余为答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在答卷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
2.所有选择题和非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卷全部收齐无误后方可离开。
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
D.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言厉色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机杼 如梗在喉 毁家纾难 焕然冰释
B. 陷井 满腹经伦 作威作福 琳琅满目
C. 蛰居 莫衷一是 独辟蹊径 学贯中西
D. 翔实 常备不懈 迷天大谎 轻歌漫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阶级社会里,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
B、《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风飙卷起了一代新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定了显著的实绩。 C、这些杂交高粱由于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B.经济适用房制度本是一项利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如果在实践中走了样,让本来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成为新的奢侈,就只能让百姓望而却步。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求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D.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和停止计划参加6方会谈,这种态度是大势所趋势,众望所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1)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答: ①树叶飘落,大雁南飞,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突出"早寒";(1分)
②用"北风-呼啸渲染"早寒"。(1分)(一层意思点出寒之"早",一层意思突出"寒"意。合在一起说明也行。) (2)诗的第二、三联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感情的思路。(4分)
答:诗的第二、三联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首先,用"遥隔"两字表明了作者离家遥远,不能归去,透露出思乡之情。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