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00字。孝心无价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小品文,题目即论点。文章先说“孝”字的字形,点出“孝”的本质,然后分析近代以来“忠孝难两全”的原因,接着批评了“苦孩求学”和“离亲远游”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孝心无价”的观点,号召天下的儿女们,尽孝要“趁早”。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孝”字的象形义和“孝”的本质。
第二部分(3——7段):分析近代以来孝心减弱的原因。
首先提出中国文化中“忠孝不能两全”的现状。
第4自然段写早期的革命者,他们“不孝”的彻底性。
第5自然段写参加革命的穷苦人,他们“不孝”的阶级性。
第6、7自然段写“文革”时知识青年,他们“不孝”的盲目性和尴尬性。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不孝”的原因,对于这些“忠”而“不孝”的儿女们,作者只有同情,绝无责怪之意。
第三部分(8——13段):批评了两种“不孝”的行为。
第8段过渡。
第9段:批评了“苦孩求学”的“不孝”行为。
第10段:批评了“离亲远游”的“不孝”行为。
作者用“不喜欢”三个字,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然后又对这两种行为加以理性的剖析。
第四部分(14——18段):号召我们要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在14、15段中用饱含哲理的语言,分析要珍惜“尽孝”的机会。
在16段中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具体介绍了应怎样“尽孝”,并且用比较的手法,彰显了“孝心无价”这个主题。
最后,用一个意味深长的祈使句收结全篇,增添了全文的感情色彩。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散文小品。多用议论语句,使文章既有很强的感染力,又有理性的说服力。如“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在作者看来,“孝”既是一种亲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再比如作者对“孝”字内涵的解释——“它以一种恒远的温馨,包含着淡淡的苦楚沉淀我心,感到一种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怀,一种更为年轻的个体对即将逝去的年华无微不至的关顾与挽留。”这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上的弘扬和倡导,更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叩问,是一个多年从事医学研究的学者的理性思考。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如“忠”“孝”的对比,让那些因“忠”而“不孝”的子孙们,有了一些可以原谅自己的理由,因为人的情感是无法排除社会因素的制约的。
重点段落第16段除了增强说服力以外,排比的运用更使得文章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如“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