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封禅仪记
教学建议
1.课文是一篇文字比较难的文言文,语言障碍多,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诵读来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以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为切入。作者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可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作者记叙、描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
方案一
一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攀登泰山的艰难,了解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文物和遗迹,来提高文言素养,传承古代优秀文化。
二  教学重点:
1.通过熟读,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
2.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章从不同角度写景的特点与写法。
3.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所学的文言知识点。
三  教学难点: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四  教学方法:
质疑法、比较阅读法

第1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各学习小组上网查阅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关于封禅的知识,泰山的风光图片、视频材料,加以整理,以备课堂交流。
2.各学习小组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辅助激情导入
1.课前二分演讲:
学生演讲《泰山,我美丽的梦》
2.教师导入:
设计导语,介绍泰山风光的图片和诗歌。也可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泰山的有关资料。根据学习小组的表现奖励加分。
导语:
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巍巍昆仑,滔滔江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组成了我们祖国的壮美河山,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在所有的名山中,以五岳为最。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而五岳之首就是我们齐鲁大地的泰山。你爬过泰山么?泰山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答)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课件展示泰山风光的图片),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大家初中就学过一篇游记是描写古人游泰山的。是哪篇?(学生答《登泰山记》)但杜甫的五律《望岳》是最负盛名的。(请学生齐诵课件展示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登攀到“绝顶”,才能领略那壮美雄奇的风光。今天我们学一篇东汉人马第伯的游记《封禅仪记》,请作者为向导,让我们跟随他攀登游览高耸雄奇的泰山,了解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情景吧!
三  简介作者、背景
课件展示,教师简介与本文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学生讲述,教师补充。
1.马第伯:
是东汉光武帝时人,他所写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封禅泰山,马第伯为先行官,他在《封禅仪记》中详细记叙了封禅时的种种准备工作。
2.解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