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10个字。整理归纳了七上两个单元古文的重要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课文的内容和写法。是复习的好帮手。
语文版七年上文言文辅导复习
蔡志强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1、《论语》是 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
于 的记录。孔子春秋末期 、 、 。
本文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是A ;
B ;C , 。
学习态度是A 。B 。
C , ; , 。
2、写出下列各句所凝固的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3、通假字:
不亦说乎(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 )( ) 不耻下问( )
5、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是以谓之“文”也(古义: 今义: )
6、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 ) 可以为师矣( )
是以谓之“文”也( )
学而不思则罔( )
7、特殊句式:
可以为师矣(即:可以之为师矣,省略代词“之”)( )
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即:孔文子以何谓之“文”也)( )
何有于我哉(即:有何于我哉)( )
8、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
1、《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 小说集,它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
2、“尊君”“家君”,前者是 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 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难点字释义
下车引之( ) 歆辄难之( ) 去后乃至(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幸尚宽( )( ) 遂携拯如初( )
4、通假字:尊君在不( ) 宁可急相弃邪( )
5、词类活用:歆辄难之( ) 门外戏( )
6、古今异义:
相委而去( ) 相委而去( ) 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
后贼追至( ) 本所以疑( )
宁可以急相弃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