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个字。
第九讲 作文结尾法
一、 活动目标:
1、从阅卷老师的角度看结尾
2、结尾的一般要求
3、实用的结尾技法
写在前面的话
结尾和开头都是文章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完成,是故事矛盾冲突的解决,是文章主题思想的升华,是作者感情的凝聚。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大师,无不是处理文章结尾的出色能手,他们为了使文章的结尾成为压轴的“好戏”,总是呕心沥血地去精心设计,以期收到惊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一、 从阅卷老师的角度看结尾
有经验的阅卷老师常常先细读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然后再浏览正文。他需要根据文章首尾确定你行文是否切合题意(偏题与否)、主旨质量高下(正确、集中、新颖、深刻与否)、语言基本功如何(准确、简明、优美与否)。考场评阅作文与平常欣赏文学作品不同,时间与任务的紧迫,天气的炎热与工作的单调,更需要你精心结尾,付出百分百的关怀。
二、结尾的一般要求
结尾要照应
结尾要点化
结尾要新颖
结尾要留空白
(一)结尾要照应 结尾是文章整体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首尾相顾,前后呼应,有因有果,浑然一体,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完整感。文章结尾与开头的前后呼应,不仅要在内容上紧密相联,而且还要注意在格调、风格上的和谐一致,才能给人以统一、完整的感受。
(二)结尾要点化 结尾当然应当担负起结尾的使命:完成和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交代矛盾冲突的解决,点明或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凝聚与爆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种点化应当是自然贴切的。是开头与正文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是画蛇添足、生拉硬扯。
(三)结尾要新颖 艺术贵在不落俗套,勇于创新。富有特色和新意的结尾,才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宋代词人姜夔说过:“人所易言,不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四)结尾要留空白
好的结尾总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它不是意味着欣赏者审美活动的终结,而是继续和扩大。文尽而思不断,曲终而意无穷。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魄,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
关于结尾要求的总结
总之,好的结尾必然使文章的整体艺术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和统一;必然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必然使人或震惊、或深思、或遐想、或醒悟、或启迪、或激奋。如果说一篇文章犹如一首乐曲,结尾就是曲终而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至于字数,你就看着开头与正文好了。一要匀称,符合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