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6670字。
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  选择题  (4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灰烬(jìn)      甄别(zhēng)    挥斥方遒(qiú)
B.商榷(què)      犄角(jì)       饿殍(piǎo)     锲而不舍(qì)
C.刹那(chà)        悲怆(chuàng)    旖旎(yí)      引觞(dàng)满酌
D.戕害(qiāng)      无垠(yín)       蛮横(hèng)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入不敷出             颤粟               熠熠闪光
B.恪守            自怨自艾             懊悔               烟波浩渺
C.廖廓            直截了当             迷惘               根深底固
D.矫饰            良晨美景             寰宇               兴灾乐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在大溪地的生活,始终觉得大溪地只是沧海一粟,而我是一粟当中的一粟,很卑微,很渺小,大千世界一尘沙。
C.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安土重迁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特征。
D.遥想1700多年前曹公踌躇满志、横槊赋诗的慷慨之情,顿生“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沧桑之感。
4、对下列语句的写法及作用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句以问句结尾,表现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
B.《我的四季》:“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有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C.《今生今世的证据》:“我真的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此句将大风比喻成黝黑的事物,形象而具体地体现了大风的强劲有力。
D.《西地平线上》:“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逼真地描摹出了日落时的美妙景象,也道出了“令我震撼”的缘由。
5、下列选项中,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作家常借助对比来表达那些较抽象的感情,《我心归去》中,作者将法国和故乡对比,《想北平》中,作者将巴黎等世界名城与北平比较,从而使得对故乡之情更具体更突出。
B.      《十八岁和其他》采用了谈话式的行文方式,这样行文使文章具有一种庄重严肃的整体感觉,虽然有些呆板,但父子之情体现得更正式、更神圣。
C.      《赤壁赋》中,作者借“客”的名义,可以看作是用古代辞赋中常见的“假托”的手法,故意设置了一个议论的对立面,这样更能逼入文章的主旨。
D.     《劝学》一文中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证,但直接的正面说理却篇幅太少,这是受荀子当时创作环境的影响,追求说理的明白浅易。
6、下列选项中,对文章中的语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正说明作者年轻时读《亲和力》时基本上都没有理解作品的意思,直到第五次再读时,才开始读懂书的内容。
B.《十八岁和其他》中“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