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00字。考场话题作文精题五则导写
□王学华
命题一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天府早报》报道,成都市民张女士买了一套“少儿注音名人故事”。这套书内文印刷十分精美。可令张女士惊诧的是《刘胡兰》这本书,封面上的刘胡兰十分“另类”,虽然满身补丁,却穿着充满现代感的低腰褶裙。上刑场的悲壮时刻,却是一个金发女郎被五花大绑,梳着类似日本漫画中“不良少女”的发型。书中多处出现的刘胡兰都是颇为时髦的金发外国女孩形象。除了刘胡兰被如此“美化”之外,这套书中雷锋也被绘成了一个眼睛圆圆的金发男孩。如果不是身上穿着草绿色的军装,简直就是日本动漫人物的翻版。张女士说,如果是由作者构思创作的故事,多一些夸张问题不大。“问题是雷锋、刘胡兰都是真实人物,是几代人心目中的英雄,绝对不应该这样处理,画成金发洋娃娃更是莫名其妙!”而出版社则表示:“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绝对没有丑化刘胡兰、雷锋这些英雄形象,只是换了一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表现方式。”
请以“教育的方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命题依据]
教育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该话题对引发人们对教育方式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审题点拨]
教育的方式与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陈旧、乏味、枯燥的教育方式只能让人厌倦、叫人难受,只有新颖、有趣、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才能让人愉快地接受。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苛求,要让他们在理解中接受,而不是用模式化去强行灌输。当然,教育方式也切忌浮躁与滑稽,故弄玄虚的形式主义只能适得其反,贻害无穷。
[构思提示]
该话题比较适宜于写议论文,可“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人”为主旨,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成文。写作时应注意点与面的结合,注重辩证思维和理性的思考。也可写成记叙文,记述你直接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真实故事,说明选择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童话等,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蕴涵教育的理念。有创意的同学还可以写成辩词形式,就教育方式问题展开论辩。另外,可以写成演讲词,切中时弊,尽情挥洒,一吐为快。
[参考文题]
①教育的悲哀②教育,我们有话要说③蓝天·白云·花朵④选择方式⑤一支歌的开始和结局
[震撼素材]
1.妈妈的“智慧药” 爱迪生从小爱“瞎鼓捣”,爱问“为什么”。上英语课他会突然问:“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上数学课他会突然问:“风是从哪儿来的?”6岁时,他在仓库里放了一把火观察火的威力,为了看鹅蛋怎么变小鹅,他居然自己“孵”过蛋。可他的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学校认为他“低能”,以“扰乱秩序”为由令其退学。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知道,刻板的教育不适于这样的孩子,就自己对他进行因势利导的超常培养,极力发展其兴趣。9岁时,母亲就给他买下他认为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礼物”——《自然科学大观》和《帕克氏实验物理学》等。12岁时,母亲又支持他出去卖报,挣钱建起自己的小实验室,使他的智商和能力很快超过同龄人。人们说,因为吃了妈妈的“智慧药”,爱迪生才从一个差等生成为“发明大王”。
2.老禅师的法则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夜里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禅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