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10 晏子使楚
◆打开教材文件夹
——相关资料链接通
◇字词天地
1、一词多义
之 楚王闻之 (代词,代这件事)
齐之习辞者也 (助词,的)
吾欲辱之 (代词,代晏子)
婴闻之 (代词,代这件事)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助词,的)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助词,无义)
使 晏子使楚 (出使)
使民善盗 (让)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使者)(出使)
2、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
3、古今异义
(1)谓左右曰 古义:指近侍;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2)王曰:“何坐?” 古义: 犯罪 今义:与“站”相对的动词
(3)所以然者何 古义: ……的原因 今义:因果关系中表结果的连词
(4)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辱 今义:疾病
(5)晏子避席对曰 古义: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今义:离开席子
(6)其实味不同 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文言句式:倒装句(定语前置句):
(1)何为者也:何为,为何,干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干什么的?”
(2)何以也: 何以,以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什么办法?”
◇作者档案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共8卷,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有人把它称作“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写作背景
晏婴(?—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为春秋时期齐国正卿。历仕灵、庄、景三朝,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注意政治改革,关心民事,反对祈福禳灾等迷信。《晏子春秋》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
◆点击课文新主页
——认真品读文本通
◇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