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00字。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鉴赏
一、文学鉴赏的四种方法和三个层级
1.一般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鉴赏有四种方法或曰四种模式。
(1) 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的鉴赏方法:
(2) 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
(3) 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
(4) 以读者为主体的鉴赏方法:
2.鉴赏活动的三个层级。
(1)掌握性鉴赏:初步的鉴赏活动,读懂词句以及作者用意,根据不同文学样式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营造的形象、意境等,进而把握其中蕴涵的基本思想感情,了解作者使用的基本艺术技巧以及产生的效果。
(2)生发性鉴赏:时代不同而文化背景也不同的读者从各自需要出发,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把作品的原意延伸,随着阅读的处境、心境而生发各种联想。甚至读出作者原来未必有的意味来。
(3)研究性鉴赏:专家学者的高级思维活动,联系时代审美情趣,联系作者生平思想,联系语言发展衍变,分析出别人没有读出的内在含义来。不仅求全更求深,要求言人所未言,而且言之有据。
所以,从着重点上看:
掌握性鉴赏着眼于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生发性鉴赏着眼于读者从中感悟到什么,研究性鉴赏着眼于一般阅读者没有读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从衡量目标看:
掌握性鉴赏要理解准确,排斥误解
生发性鉴赏要联想开阔,生发奇妙
研究性鉴赏要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从功用看:
掌握性鉴赏是解读作品不可逾越的基础步骤
生发性鉴赏开发作品怡情效用,允许即兴性、随意性、个人性
研究性鉴赏是学科建设组成部分,其成果有待学术或大众检验
从层级看,几种性质的鉴赏逐层深入。
二、小说戏曲教学中如何体现文学鉴赏的原则
1.引导学生进行掌握性鉴赏是主要的任务。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的文学鉴赏能力,尚属于基本的鉴赏能力。也就是说,其培养目标从层级看,应该定位于掌握性鉴赏;从方法上看,应该是以作品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主体的结合。中学阶段的鉴赏能力培养,重点应该是在掌握性鉴赏能力的培养。
结合古典文学的特点来认识,更需要明确掌握性鉴赏的重要性。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文化遗存,初步的鉴赏需要建筑在对古典文学的话语系统、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传播接受方式等多层面的准确理解上,才能使鉴赏对象回归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到合乎情感、逻辑的阐释,才能提高鉴赏的品味,不致流于游戏式的“俗讲”。
再结合古典小说戏曲的特点来认识,掌握性鉴赏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小说戏曲等叙事性文学样式易于使阅读者比附现实人生,忽略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因而产生误读。
2.对文本的细致体悟是实现掌握性鉴赏的重要环节。
应注意避免抽象的分析,强调学生读懂作品,读出味道。
(1)从语言因素体悟
(2)从细节中品味
3.适当地综合运用各种鉴赏方法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
(1)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2)借鉴古代的点评式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