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0字。
第十三课    夏感——梁衡
湖北省宜都市陆城二中    王宏春
伴  你  学
一、目标定位
1.感受夏天特点,领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技巧。
2.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通过拓展性的比较阅读,能够区分不同作者对夏的不同感受。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贮满(zhù)   迸发(bèng)   积蓄(xù)
2.解词:
匍匐:这里指瓜秧的腰肢抖动。
轻飞曼舞:轻松愉快的飞翔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大意疏通:
这篇散文描绘了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动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夏天的旋律是什么样的?
这篇文章犹如一支激情澎湃的夏日进行曲,这支进行曲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从大自然到与大自然共存亡的人类都浸泡在这样的律动中。
在作者笔下,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即将沸腾的水,冒出嘟嘟的水泡。山野的草,长成了密密的厚发;树上的叶,凝成了黛色的长墙;曼舞的蝶,换来嘶鸣的知了;麦浪翻卷,在田野上滚动;棉苗挑叶,勃勃向上;高梁朝天,生机无限;瓜秧葡匐,勇无直前……神奇的自然中,有谁不是在拼命地成长呢?
人呢?决不逊色于自然界的生命们。连一口气也不松,没日没夜地劳作着……
文章紧紧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落笔围绕着这一点来写夏天的景物和人物,段段扣主题,句句不离主旋律。用第二、三、四段充分地展示了第一段,先总后分,秩序井然。而且从第二段到第三段,再到第四段,由对夏日的总轮廓描写到聚焦长满庄稼的田野,由自然到人类,内涵更加丰富。
难点突破:
历来人们爱那春花秋月,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