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80字。
返璞归真诉衷情
——谈半命题作文的选材
山东省高青县常家中学 杨学永256309
纵观近年中考作文,半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几乎已成鼎足之势,尤其是半命题作文,题型灵巧、活泼,备受青睐。如:感谢——、——的魅力、让——走进心灵、——喜爱——等,不论其结构形式是命前半题、命后半题还是命首尾或中间部分,省去的部分都由作者去补充。题目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当然另外还有:命副标题,让考生拟正标题,这已带有自由拟题性质;命正标题,让考生拟副标题,这是指点考生缩小取材范围。如下面的题目:乐在其中——记一堂__的课(可以填精彩、有趣、生动、活泼新颖等)
有人说半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给你一半的自由,也给你一半的限制。应考选材时最好以半命题为圆心,以补充部分为半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擅长的文体画一个圆,在圆中进行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或是越轨跑题。如:——的日子,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填“阳光灿烂”、“遭遇挫折”还是“迎接挑战”、“离开雷锋”、或者“失去温暖”等,把它补充成全命题后,再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假如擅长叙事,可以写《遭遇挫折的日子》;如果喜欢抒情,就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要是长于议论,无妨写《迎接挑战的日子》。当然,中学生最好是写记叙类文章,言之有物,容易驾驭,并且能够综合运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我认为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要返璞归真,善于从真人真事中沙里淘金,标新立异创设特殊环境,精雕细琢选好细节。
至情文章泪写成
学生们大多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于是作文课上“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光咬铅笔头”的情景屡见不鲜,敷衍成篇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应考时,大家可谓“逼上梁山”,竟有近一半的学生写父母离异,幼年丧父(母)或亲人身患绝症、遭遇车祸,这样失真的文章自然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他们陷入虚构的怪圈不能自拔,却忽视了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第一生命。
据说汤显祖的《牡丹亭》写到杜丽娘死去时声泪俱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谓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屈原的《离骚》、高尔基的《童年》、勃朗特的《简爱》……无不带着作者自身经历的烙印,可谓“至情文章泪写成”。即使不是亲身经历,也得深入生活或以现实为基础,老舍写《骆驼祥子》曾混迹于车夫之中了解他们的疾苦;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玄奘西游”,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但字里行间洋溢的感情却是真实的,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素质教育的一次次活动丰富着学生的经历,激发出创作的火花。实践活动或夏令营后,大家肯定对滑冰、绣花、模拟驾驶等项目记忆犹新;越野赛和月考后,有人脸上阳光灿烂,有人则阴云密布;竞赛获奖、宿舍插曲、门外小贩……都能从中捕捉到精彩的瞬间,并非遭遇不幸才会引起人的感情共鸣,日常生活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张小小的贺卡, 一束清香的百合、一缕淡淡的柔情,一声同情的惋惜,一滴真诚的泪水都是弥足珍贵的。如半命题作文《我迷上了——》,空缺处可以填音乐、剪纸、名著、集邮、钓鱼、读书等;《让——走进心灵》空缺处可以填勇敢、善良、宽容、快乐、微笑、明月、清风等,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现实里的假恶丑,都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假如脱离生活,即使编造出离奇的情节,堆砌出华丽的词语,文章也会像塑料花一样缺乏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