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900字。高二上期末现代文复习资料
一、第三单元
(一)
在城堡的宫殿里,丹麦的贵族烧毁了国王的法律。火焰升起来,把这个立法者和他的时代都照亮了,同时也向那个黑暗的囚楼送进一点彩霞。他的头发斑白,腰也弯了;他坐在那儿,用手指在石桌上刻出许多线条。他曾经统治过三个王国。他是一个民众爱戴的国王;他是市民和农民的朋友:克利斯仙二世(11)。他是一个莽撞时代的一个有性格的莽撞人。敌人写下他的历史。我们一方面不忘记他的血腥的罪过,一方面也要记住:他被囚禁了二十一年。
有一艘船从丹麦开出去了。船上有一个人倚着桅杆站着,向汶岛作最后的一瞥。他是杜却·布拉赫(12)。他把丹麦的名字提升到星球上去,但他所得到的报酬是讥笑和伤害。他跑到国外去。他说:“处处都有天,我还要求什么别的东西呢?”他走了,我们这位最有声望的人在国外得到了尊容和自由。
“啊,解脱!只愿我身体中不可忍受的痛苦能够得到解脱!”好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就听到过这个声音。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呢?这是格里芬菲尔德(13)——丹麦的普洛米修斯——被铁链锁在木克荷尔姆石岛上的一幅图画。
我们现在来到美洲,来到一条大河的旁边。有一群人集拢来,据说有一艘船可以在坏天气中逆风行驶,因为它本身具有抗拒风雨的力量。那个相信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人名叫罗伯特·富尔登(14)。
他的船开始航行,但是它忽然停下来了。观众大笑起来,并且还“嘘”起来——连他自己的父亲也跟大家一起“嘘”起来:
“自高自大!糊涂透顶!他现在得到了报应!应该把这个疯子关起来才对!”
一根小钉子摇断了——刚才机器不能动就是因为它的缘故。轮子转动起来了,轮翼在水中向前推进,船在航行,蒸汽机的杠杆把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从钟头缩短成为分秒。
人类啊,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创伤——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噪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子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连接上帝与人间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1、 本文选自课文《光荣的荆棘路》,“荆棘路”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光荣”呢?
2、 下面对选文中的四个人物的理解和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作者对克利斯蒂安二世充满了批判式的肯定。既批判了他曾经的血腥罪过,同时也肯定了他作为国王对于农民和市民所作的贡献。
B 把布拉赫在国内得到“讥笑和伤害”与他在国外“得到尊容和自由”进行了对比,暗示了伟大的科学家,当在国内受阻时,可以借助国外的力量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C 把格里芬菲尔德和普罗米修斯进行了类比。普罗米修斯为了盗取火种而被缚;格里芬菲尔德为了和平而被禁。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希望而遭遇了磨难。
D 富尔敦的实验中,连他的父亲都“嘘”起来,说明了有时候科学家的压力还来自于亲人,他们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与自信,才能真正有所成就,超越历史,获得永恒。
3、 文中加点的文字“幸运的人”指哪一类人,为什么说他们“幸运”?
4、 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也有很多走过“光荣的荆棘路”的人,请另举一例并加以简要阐述。(100字左右)。
(二)
如果从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状态的角度,对比一下两次世纪之交的情景,那末,我们不难发现,在上个世纪的末叶,特别是在甲午战争遭到惨败之后,中国人民的普遍心态是充溢着对国家民族“亡国灭种”的忧伤与焦虑的。康有为大声疾呼自己的祖国“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梁启超自称甲午海战后,他“日攘臂奋舌,与士大夫痛陈中国危亡朝不及夕之故”。一个坚决反对维新运动的人在参劾保国会的奏折中也说,康、梁等人,整日价奔走呼号,高喊“中国必亡,中国必亡!”“以致士夫惶骇,庶民摇惑,私居偶语,亦均曰:国亡国亡,可奈何!”这确实是当时人们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一百年后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