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6880字。
资阳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作者:hcl1962
本试卷分为第Ι卷(选择题)和第Π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Ι卷1至4页,第Π卷5至10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Ι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21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可汗(hán) 形骸(hái) 岑寂(cén) 开花结果(jiē)
B、伶俐(lín) 龟裂(jūn) 吝啬(sè) 挑拨离间(tiao)
C、 琐屑(xiè) 汲取(xí) 捉摸(mō) 倒人胃口(dǎo)
D、句读(dòu) 经传(chuǎn)荫庇(yìn) 箪食壶浆(s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 吮吸 孤僻 星罗棋布 差强人意
B、甘霖 炙烤 薄膜 嘎然而止 顷刻之间
C、穹隆 缠绵 干燥 变本加厉 美轮美奂
D、辩护 祈祷 诡秘 循序渐进 察颜观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蝙蝠 几乎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
②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 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③猛听得一声雷响,油然云起,长养万物的 就要下来了。
④翠翠只 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甜顶美。
A、必须 形式 甘露 朦朦胧胧 B、必须 形象 甘霖 迷迷糊糊
C、必需 形象 甘霖 迷迷糊糊 D、必需 形式 甘露 朦朦胧胧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
B、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
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B、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去找丈夫的事。C、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D、他的呕心之作《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三本,被出版社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皓月当空,繁星密布,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天空。
B、全市人民对绿色城市的建设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黑风(特强沙尘暴)天气,风速每秒25米,能见度为零,即伸手不见五指,眼睁睁看见数千亩农作物被刮走。
D、电视剧《酒巷深深》讲述的是民国初年,一代名酒泸州江阳老窖经历风雨磨难,在几代酿酒人的浴血奋战下最终得以发扬光大的故事。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的《子夜》、孙犁的《荷花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巴金的《家》等小说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斗争。
B、《师说》与《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黄生借书说》等不属于同一种文体。
C、沈从文在谈到他的小说《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实小说中的翠翠、爷爷、天宝都是这种人生形式的代表。
D、柳宗元,世称“柳河东”。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是他写的一篇寓言体的传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儿里反对小孩子度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就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