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800字。王集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苏教版必修五,月考试卷,我们刚用过,效果不错,适合9月底使用,范围是一二两个专题
 (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命题     孙皆永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非化石能源资源
在海底的泥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未被开发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其总储量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这些能源是甲烷的气水混和物。它是深海细菌海水高压与海底低温的共同作用,经数千年积累而生成的,呈冰晶状。这种能源深埋在海平面500米至3000米的沉积物中。
科学家目前已挖掘到海底甲烷的气水混和物的样品,但不清楚海底能源的稳定性如何,至于其分布情况,精确储量,尚难定论。英国利兹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克莱奈尔研究认为,海底能源的总储量大约是目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即煤、天然气和石油储量的两倍。开发和利用这一能源是诱人的,但是以现有技术还不可能与其进行实质性的对话。科学家们眼下并没有因为海底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盲目乐观。当然,这并不影响对开发技术的研究,相反,倒是一种促进。
此外,科学家们充分注意到只进行开发技术的单向研究远远不够,因为还必须考虑开发风险问题。这些海底能源为气水混和物,一旦开采会引起海底沉积物气压的变化,可能引发海底滑坡和海啸。此外,甲烷的散逸还会带来温室效应。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靠高新技术。目前,日本、美国和印度已开始海底能源开发的双向研究,但要大规模利用这些能源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1、对第1段中“能源资源”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源资源,是由于深海细菌的作用,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生成的储量丰富的非化石能源。
B.能源资源,是蕴藏在海底泥土中,储量巨大,尚待开发的冰晶状的甲烷的气水混合能源。
C.能源资源,是深海细菌与高压低温的共同作用,数千年前形成的丰富的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D.能源资源,是距海平面500米~3000米的海底冰晶状能源,即甲烷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2、对第3段中“双向研究”所包含的内容,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海底能源开发的可行性与风险性研究。    B.海底能源开发前景与开发利用研究。
C.海底能源开发理论与开发实践的研究。    D.海底能源开发技术与开发风险的研究。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底泥土中蕴藏的非化石能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B.海底能源总储量约为已探明的化石燃料总储量的两倍,不是定论。
C.开采海底甲烷的气水混和物会引起环境变化,有可能造成灾害。
D.多种物理条件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海底非化石能源的根本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1分)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美。徙为江南西道观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