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30字。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莫易
《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
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和断句,分别测试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
一、命题选材与设题分析
18套试题文言文阅读选材丰富,内容多样。各卷在选材上都遵循了一条潜规则,就是避熟就生。选择史传文章的有7套试题,命题者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史记》《汉书》,除全国卷Ⅰ和上海卷语段一出自《后汉书》外,另外五个材料分别出自《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元史》和《明史》;其余11卷有的选自诸子散文,如天津卷的《吕氏春秋》、北京卷的《淮南子》,有的选自宋代以后作家的散文,如浙江卷宋代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叙》、上海卷语段二出自南宋陈亮的《〈酌古论〉序》、福建卷明代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安徽卷明代许獬的《古砚说》、江西卷明代江盈科的《催科》、湖北卷清代王士祯的《先祖事略》、辽宁卷清代崔述的《冉氏烹狗记》;还有文言小说,如广东卷的《聊斋志异·郭生》、江苏卷梁代萧方等的《三十国春秋》等。福建省第Ⅱ卷的考查文化经典阅读的命题材料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北京卷断句题的材料选自《资治通鉴》,浙江卷断句题的材料选自《颜氏家训》。
18套试题选文的篇幅较2006年有所缩小。2006年17套试题的选文平均为719字,今年18套试题文言文的选文平均为656字,减少了63字。篇幅最长的是辽宁卷,830字;篇幅最短的为上海卷,两篇选文相加,只有516字。
从设题看,各省试题基本和2006年一致,数量大都为4~6题,分值在18~22分之间,测试内容基本稳定。上海卷文言文阅读依然采取独立的命题方式,选用两个语段,10小题赋分29分,其中主观题达23分,考查各有侧重。第一个语段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以知识立意为主,逐步向能力立意过渡;第二个语段的命题,主要侧重能力立意,考查考生对文章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
1.关于文言实词词义的考查
文言实词的考查,以需要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和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为主,注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常用实词的能力。题干的表述都是要求考生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18套试卷考查的实词主要是:挠、谨、示、正、贷、录、倡、伺、完、然、济、坐、居、信、畏、载。
上海卷关于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两小题,一道是主观题,考查对“过”“访”“雅”“矜”的解释;一道是客观题,考查古今异义现象。
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文言文,就必须不断积累有关知识,同时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准确选择符合上下文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