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0字。《〈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浙江省台州中学 方青稚 QQ:402229297 邮箱:fangqingzhi@21cn.com
教学目标
一、通过比较,了解绪论和序言的异同。
二、整理文章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借此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内容。
三、推敲文章的用词,感受作者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欲望。
四、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捕捉段落中重要的句子,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思路,熟悉内容,初步了解《物种起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分析一些句子和词语,体味行文的严密准确。
教学难点
不必纠缠于进化论方面的一些名词术语;而对其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通过作者的用词遣句来感受。
教学建议
课文介绍了进化论以及《物种起源》写作和发表的有关情况。对于文章的科学理论和名词术语,可以不必深入阐述,
本文可以视作一篇说明文。对文章的内容、语言乃至一些说明方法作一些分析是有必要的,这对了解进化论以及《物种起源》这本书十分有益。本文又不是一般的说明文,它是一本“划时代”巨著的绪论,“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于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点,更在于提出进化论背后的不囿于成见、大胆怀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的。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给生字词(琐屑、审慎、札记、传布)注音、注释。
二、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生平及有关进化论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式
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
学习方式
文本研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对文章思路、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对一些重要的句子和词语的分析、品味。第二课时侧重于感受达尔文在进化论研究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思考、创新的欲望。第二课时还附带介绍第二课,杨焕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文学习两样内容:一是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二是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屏幕上所示的照片是谁呢?不是我吧?我将来老有可能成为他吗?我说的是外貌上。不可能吧?不可能吧退化到如此地步吧?图片中的人是谁呢?
达尔文,讲进化论的达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