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个字。
【教材把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雨果先生站在一个“世界公民”的角度,盛赞了圆明园的美伦美奂、举世无双,指出它在艺术价值和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践踏人类文明精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作者对被掠夺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敬重。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是难能可贵的人类立场。
  教学时采取“引──联──读──品──思”的模式组织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当中领略圆明园美丽如梦幻的景致和雨果对圆明园由衷的赞美之情。通过诵读,体味文章后半部分强烈的讽刺意味,另外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生自身的讨论,让学生明确雨果在本文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通过品味课文语句,调动学生的激情;通过畅想圆明园的美景和观看图片激励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进一步扩大到对全人类的热爱。让学生听说并重,张扬个性,用心灵的睿智碰撞出教与学的美妙乐章。
【教学设计依据】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理念:
  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依据这几点,可见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本与当前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活动联系紧密。教学中要加强对课本的晶读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从质疑中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本课教学时应抓住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这一重点。
  2、依据单元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本课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单元目标指出“阅读战争体裁的作品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我在教学中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及知识和能力目标两大方面。教学重点为:有情味地品读课文,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和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为: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3、依据课型确定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阅读本文的过程是感情熏陶的过程。对本文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品读,以自己列提纲,自己朗读,自己质疑,探究解答为主要学习方式,采取“引──联──读──晶──思”的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幸福奉献青春的热情。
  2、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评价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⑵ 积累词语,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
   ⑶ 体会雨果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精神。
【教学重点】
 有情味地晶读课文,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和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