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4000字。《百丈山记》同步练习(满分100分)
(深圳市东升高中陈栋梁拟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解释和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7分)
A.绝壑:陡绝深险的山谷。 控:临。 磴(dēng):石台阶。 亭午:正午。
B.溅溅(jiàn)然:溅溅地发声。庳(bēi):低矮。可玩:值得玩味。壁其后:壁,筑壁。
C.出山门而东:东,向东走,名词作动词。 深昧:极其幽深,昏暗不明。
D.瀵(fèn)涌:分几股涌出。 揖:拱手行礼。 叙次:依次叙述。 林薄:密林。
2.将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句子后的括号里解释出来
穷: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 )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 穷用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即: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 ) 即得小涧 ( )
梁父即楚将项燕 ( ) 壮士不死即已,列即举大名耳( )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 )
绝:终日不绝 ( ) 深昧险绝 (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乃:十余级乃得度 ( ) 乃为前所谓小涧也 ( )
乃壁其后 ( )
而:循磴而东 ( )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 )
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 )
之:山之胜盖自此始 ( ) 日光烛之 ( )
薄:于林薄间东南望 ( ) 日薄西山 ( )
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7分)
A.度而北:向北方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B.日光烛之:照着,名词作动词。
C.乃壁其后:筑壁(在它的后面),名词作状语。
D.旦起下视:向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7分)
A.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定语后置,翻译时把“出其中”调至“远近诸山”之前作定语。
B.风来两峡间:除把“两峡间”作为状语调到“来”之前之外,本句子没有别的特点。
C.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定语后置,把“欲往而未能”调到“告”之前。
D.乃作神祠于其东:本句没有文言句式特点,翻译时不加改变,依次译出即可。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5-10题。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①人也。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许下。始达颖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孔融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