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400字。安徽省蚌埠二中2008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命题人:王银舞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朔漠/扑朔迷离 盘飧/以飨读者 趑趄/趔趄
B.崔嵬/巍然屹立 陨石/磨牙吮血 欢谑/噱头
C.沽酒/估计价格 枯槁/稿酬丰厚 庶几/富庶
D.斟酌/真知灼见 机杼/毁家纾难 旧醅/胚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婉言相劝 婉惜 缘木求鱼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奋力拼搏 脉搏 同等学力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钟鼓撰玉 撰写 坚苦卓绝 放之四海而皆准
D.扪参历井 陷井 毁家纾难 不得以而求其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日前,南京某公司的业务主管刘奕因谈恋爱“脚踏两只船”而被公司开除。该公司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 。
⑵他在信上说: “……但是对于母亲的无端指斥,我觉得这位前辈不仅太伤人, 厚道,简直是在信口污蔑人。”
⑶ 党中央、国务院自十届人大二次全会以来重视了“三农”问题, 2004年农民平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76元。
A. 置疑 有失 因为/因而 C. 质疑 有失 由于/因而
B. 置疑 失之 由于/因而 D. 质疑 失之 因为/因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江河解冻,春意阑珊,熬过一冬的人们惊喜地注视着大地上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黄莺的鸣唱尤其让他们心醉。
B.初上口语课,外国教授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我虽聚精会神,洗耳恭听,但仍不知所云,一节课下来,身心疲惫,收获甚微。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B.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之后,评论家才象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D.高等教育产业化动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助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 , , 。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 , ,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① 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 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 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 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 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