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严峻
教学目的:
l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认识到南宋词的风格的多样与艺术的成熟。
l 进一步地理解词中的意境之美。
l 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对诗词的鉴赏的技巧。
教学难点:
l 如何能够在理解词的时候,做到知人论世。
l 提高诗词的欣赏能力。
教学时间:
三到四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
1、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词,问题:你能从词中看出词人是一个有着怎样的感情世界的人吗?
学生讨论,然后概括:多情善感,情感细腻,惜春却不伤春。
理由:从词人与仆人之间的问答可以看出。雨后对海棠花的关心可以看出。
2、 分析词作:
请学生分析,这首词中共有哪些描写。
学生发言讨论然后概括:
l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
l 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且未全醒。
l 写花:红肥绿瘦,叶盛而花残。
l 对话:主仆问答,一方多情,一方随意。
词虽短小,但内容丰富。其中,这段问答十分精彩。
“试问卷帘人”,词中未明说问什么,但从下文我们可以猜出问题:外面的海棠如何了?这里省略,使词意有了跌宕起伏的节奏变化。
词人尚未醒透,便问及屋外的花,可见词人的多情,对花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可是那卷帘的侍女是那般的漫不经心,只答“依旧”,还是老样子。一方多情,一方随意,两者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的情感的细腻与丰富,同时更进一步地逼出了更为多情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前面词人的问,我们可以揣想她并未见到海棠,因此这里的“应是绿肥红瘦”全是词人的猜测之语,从中我们可以看见词人那颗善感的心,她与花儿是心有灵犀,或者她就是那花儿吧,不是用眼去看,而是用心去感觉,“应是”二字表现出词人的肯定与确信。
一场风雨,绿肥红瘦,春天就这样悄悄地逝去,那份惋惜之情不经意地在问答中流露出来。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作为一个女性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
《醉花阴》
1、 通读全词,找出词中与季节有关的词语。
重阳、西风、黄花
这些词语表明是秋季,而且是重阳节。而重阳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登高,可是词人此时又在做什么呢?再看词作,找出词人此时此刻的活动。
愁永昼:看着香炉中的瑞脑的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