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0100字。上海市亭林中学高一语文学习能力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者:上海亭林中学 许高斌                  2007.10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跨越百年的美丽 (节选)
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文中提到的苏东坡,名       字        ,系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辛弃疾均为宋词       派的代表人物。(3分)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从选文看,居里夫人能成为“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3分)
4.节选文段中引用了诸多名人言行。请你任举一例,说明其作用。(3分)
5.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曾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你对这一评价持何态度?请你谈谈对这一评价的理解。(7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4分) 复   活 靳天顺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妻子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当时,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当地人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趴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两只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块叶片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好可怜啊!”妻叹息一声,伸出长长的遮阳伞,就要去敲落那颗露珠。 
“不可以!”导游是一位维吾尔族姑娘,她轻声制止了妻。“你好心帮它,但却会害了它。” “怎么会呢?”我们一脸迷惑。
“这颗露珠是夜间湿雾形成的。大家看,方圆几平方公里内仅有这一棵植物,这棵植物上也仅有这四五片叶片,而且仅有这片叶片上有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