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1道题,约6310个字。
姜堰市七年级第一次月度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初二语文命题组 审校:周松传 2007.10.8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2分)
题号123456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荟萃(cuì) 安恬(tián) 呜咽(yàn) 浩淼(miǎo)
B.镌刻(juān) 猝然(cù) 湍急(tuān) 霎眼(shà)
C.裨益(bì) 蓦地(mù) 雕镂(lòu) 惆怅(chóu)
D.豁达(huò) 积攒(zǎn) 迸溅(bèn) 诠释(qu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B.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C.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
D.他把这想法写信给电台“大众知音”,盼望能得到更多的知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小明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了。
C.李力认真刻苦学习的事迹在全校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感到很自豪。
D.刘翔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取了110米栏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C.小华的哥哥修电脑去了。
D.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眼睛不近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度其足(量长短)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 及反(等到)
B.明察秋毫(眼力) 遂不得履(终于) 宁信度(宁可)
C.而忘操之(却) 徐喷以烟(用) 拔山倒树而来(顺接连词)
D.心之所向(的) 至之市(到……去) 观之正浓(代“二虫斗”)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________实在奇绝。
①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
④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汽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 (39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⑴铭刻 ⑵危言耸听 ⑶茫然若识 ⑷谈笑风生
⑸欧斗 ⑹潜移默化 ⑺一视同仁 ⑻记忆尤新
⑼穿梭 ⑽茅塞顿开 ⑾井然有绪 ⑿咬文嚼字
改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⑴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⑶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熟读而精思。
⑻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阅读杜牧的《赤壁》一诗,完成下列题目。(4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⑴诗中的“前朝”具体指什么?周郎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小见大”是本诗写作上的特色,你是如何认识“小”与“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⑴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难题》,说说其含义。
(至少表达两层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7分)
文学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自然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阅读后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在回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⑴《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⑵汤姆·索亚与蓓姬在山洞历险以后,第二次去探险时是哪一位小伙伴同他一起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能以第31章《洞中历险》为例,分析一下汤姆·索亚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