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2550字。
密山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啜泣(chuò)     慑服(shè)    恬淡(tián)    无声无臭(xiù)
B.供应(gōng)     瞥见(piē)    蓓蕾(léi)     游目骋怀(chěng)
C.杳然(yǎo)      砧板(zhēn)   笑靥(yè)      倜傥风流(dǎng)
D.吮吸(shǔn)     畏葸(sī)     哺育(bǔ)      戎马倥偬(zǒ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摒除(bǐng)   骁勇(xiāo)    绯闻(fěi)     称心如意(chèng)
B.痉挛(jīng)   熨帖(yùn)     诤言(zhēng)   繁文缛节(rǔ)
C.剽窃(piáo)   果脯(fǔ)      拮据(jū)      戛然而止(gā)
D.倔强(juè)    洗涮(shuǎn)   翘首(qiào)    汗流浃背(jiā)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陨石   恣意胡为    卑恭屈膝    湮没不闻 
B.屏弃   委靡不振    巍然屹立    妍媸必露
C.攻讦   惮精竭虑    声闻遐迩    风雨如晦 
D.剽悍   擢发难数    动辄得咎    自顾不暇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蛾眉    矛塞顿开     峨冠博带     开门揖盗      口慧而实不至
B.渲泄    手屈一指     消声匿迹     真知卓见      敏于事而纳于言
C.暮蔼    惴惴不安     兴高彩烈     义愤填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寒喧    怙恶不悛     耿耿于怀     众口烁金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2)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________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3)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4)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A.起用  扶持   克制   蜕化      B.启用   扶持   抑制   退化
C.启用  扶植   抑制   蜕化      D.起用   扶植   克制   退化
6、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03年10月16日我国神州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是我国航天事业进入载人航天时代的      。
②记者走进某些乡镇的所谓“开发区”,见有许多土地闲置在那儿,杂草丛生,一片      。
③太阳上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是什么地方来的呢?从古以来,人们就在  
    着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④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      。
A.标志    荒凉    思考    心酸     B.标记    荒芜    思考    心酸
C.标志    荒芜    思索    辛酸     D.标记    荒凉    思考    辛酸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往来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
B.那杀人犯虽然自首了,但是这一举动对他犯下的罪行仍然是无济于事的,他仍然要面临法律的审判。
C.新馆长一上任,就着手清理图书馆的藏书,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使上千册久假不归的图书回到了学校图书馆。
D.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院士诚恳地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B.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C.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由陨石带来,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
D.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渡过一个个难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美国一个阵容强大的电影制作班底正在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内容的影片,准备于明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正式公映。这个消息让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深感不安。日本《产经新闻》11月26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美国拍摄反日电影》的文章,对这部影片将对日本国际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制作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近来有一部名为《南京梦魇》的纪录片在美国各地热映50多场,反响强烈,该片也正在制作日语版本,准备明年推向世界。
南京大屠杀一直是日本右翼刻意回避甚至否认的历史事件,但现在的情况表明,国际上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将使这些日本右翼越来越难堪。
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描述著名制片人泰德·莱恩塞斯决定拍摄南京大屠杀影片的过程:“两年前,莱恩塞斯坐着他的游艇在加勒比海上游弋,突然在一份旧报纸上,他注意到一个名叫张纯如的华裔女子的讣告。此人是畅销书《南京大屠杀》的作者。这个故事让莱恩塞斯大为震惊,由于书中的情景在他脑中不断浮现,他掏出了支票簿。”
这位现年50岁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掏出2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摄制组,目前该片已经基本完成。影片的摄制组成员包括2003年以纪录片《双子座》一片赢得奥斯卡奖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曾获格莱美大奖的“摇滚皇帝”卢·里德,还有好莱坞的不少大腕人物都为该片出了力。
影片的主要情节是十几个西方人,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莱恩塞斯坦承他想把该片做成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那部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德国人如何从犹太人大屠杀中解救了很多人。
据莱恩塞斯本人说,中国制片人起初讨论过入股拍摄该片,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个故事由第三方来讲述,可信度会更高。他说:“中国人后来对我们的摄制组感觉不错,也喜欢我们的动机。他们也希望由西方人来讲述这个故事。”
影片预定在明年公映。莱恩塞斯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预先支付了“很大”一笔钱购买该片的播放权。他本人还希望把片子送到明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和5月的戛纳电影节去。
尽管有着很强的商业运作背景,但莱恩塞斯坚持把这一项目称做“爱的劳动”。他说,全世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段历史,这部影片的获利将用来建立一个基金,帮助那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
这部名为《南京》的影片还未上映,已经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高度紧张。《产经新闻》26日的文章忧心忡忡地表示,“虽说是纪实作品的体裁,但在史实认定上根据的是以‘反日历史观’著称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那部《南京大屠杀》”,“一旦电影被公映,那围绕即将迎来70周年的南京事件以及历史问题,可能会对日本的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                 (节选自2006年11月29日《环球时报》)
9、从原文看,下列对影片《南京》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电影是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B.这部电影是美国人拍摄的反日题材的电影,因此让日本公众深感不安。
C.这部电影中涉及到的史实主要以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
D.目前电影已经基本完成,准备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正式公映。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电影《南京梦魇》在美国各地的热映,反映出西方民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
B.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斯皮尔伯格毅然决定拍摄《南京》的一个重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