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6850字。
南安新营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南安新营中学黄智勇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每空1分)
(1)怅寥廓,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4)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 。(陶渊明《咏荆轲》)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沁园春 长沙》)
(7)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8)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忧愁。
(9)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10)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
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4分)
《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 (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 (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以下各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一)《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2分)
答:
(2)概括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