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00字。《春江花月夜》选修课教学示例
□许纪友
选修课的设置和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理论构建上,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和学分制五大特点,很完善。必修强调夯实共同基础,选修强调拓展提高和多样选择,这已为专家和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由于缺乏现成的开课经验,到底怎样上一堂具体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很多教师还是一片茫然。
笔者曾于20世纪末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的指导下,连续6年参加本校开设《中国古代文学》校本选修课的实验,教学中的酸甜苦辣皆有体验,深感上好一堂高中语文选修课困难很多,最难的问题是两个:一是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二是怎样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关系?下面是笔者上《春江花月夜》(现行人教版、苏教版选修课本都选入了该诗)的教学示例,欢迎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教学目标:
一、诵读品悟《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知诗的声美、景美、理美、情美。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设想:
根据教学目标,根据选修课的特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制作CAI等课件,从感知、诵读、品悟和创造等方面点拨学生理解作品,增强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承载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把在课前准备阶段搜集到的自己喜爱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的名篇名句用幻灯片展示出来,通过交流了解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出示powerpoint)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水调歌头》)
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宋·朱敦儒《临江仙》)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李煜《虞美人》)
(从“月亮”这个意象导入,自然引出诗题《春江花月夜》,也暗示本诗的中心意象是“月亮”。有关“月亮”的名篇名句交流,既是对必修课的继承巩固,又是选修课的拓展提高。搜集资料、展示幻灯片、交流感悟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是根据选修课的特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板书课题
月光下的遐思与情思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品悟和审美创造
(出示powerpoint,在“诵读品悟和审美创造”下加着重号,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采用诗化语言作诗歌欣赏的标题,能让学生尽快“置身诗境”,这是诗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入境法。不直接板书诗题《春江花月夜》,而采用诗歌欣赏的标题,也是选修课教学拓展提高的一种方式。)
三、乐画入境
请一位喜爱民乐的女生,在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乐曲和FLASH动画时,对该乐曲作些声情并茂的讲解,其他同学对照课文,边看边听边想,感悟诗的优美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