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AB卷,约9840个字。
大邑外国语学校初2009级训练系列之三(八年级上)
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
命题:刘源
老师提示:本测试题共分A、B两卷,A卷总分100分,B卷总分50分,全卷合计为15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信天信地莫如信自己,把握好机会,将高分一网打尽!
A卷(100分)
一、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ǎng)  仄(zè)歪       俨(yán)然     濯(zhuó)清涟  
B.黄发垂髫(tiáo)      瓦砾(shuò)     荒谬(miào)    案牍(dú) 
C.箱箧( xiá)          诣(yì)太守     寒噤(jīn)     歼灭(jiān)
D.阻遏(è)            拂(fú)晓        亵(xiè)玩     阡陌(mò)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皇失措     鞠躬        晨曦     恍忽
B.转弯抹角     颤巍巍      制裁     蜿蜒
C.豁然开郎     悠闲        珐琅     憧憬 
D.月明风青     眼花潦乱    肃穆     隐逸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陈水扁拒绝承认一个中国、        坚持“台独”立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中方再次督促美方认清台湾当局的欺骗性。
②从总体看,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有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传统文化是有优点,          任何一种东西优点再多,         看不到缺点那就不会有危机感,也就不会有所创新。
A.顽强  变化  假如  因而    B.顽固  改善  假如  因而 
C.顽固  改善  但是  如果    D.顽强  变化  但是  如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这一带卫生状况极糟,尤其是自由市场的商贩们散去以后,看上去简直是满目疮痍。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D.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事半功倍。
5、下面句子中标点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
A.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B.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C.这座大的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D.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二、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6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卷(50分)
一、文学常识、诗文积累(7分)
①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                          。 
②                           ,孤帆天际看。
③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刘禹锡《陋室铭》中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话是                            ,                           。
⑤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反映人们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
二、积累与运用(8分)
1、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如果你是欢送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杨利伟凯旋,如果你是迎接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3、①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在课外还阅读过其他名家的名篇吗?举一篇说说。(4分)
  作家__________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35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2分】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                            )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
③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
④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同予者何人       献玉者曰
B.故敢献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D.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