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00字,语文课教学案例,探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我的一堂语文课
       ——《将进酒》教学案例
洪洞县第三中学  张春娥
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1、案例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诗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标的地方。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诗文教学之路呢?笔者尝试以李白的古体诗《将进酒》为载体,以诵读为纽带,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诗文学习园地。
2、案例的主题
   《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而且不能简单地就诗学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文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感受、培养诗人气质,一举多得。同时 注重对诗篇的诵读、背诵及比较阅读。 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诵读、背诵全诗。 
    2.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3.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二、案例的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唐诗简介——李白》了解李白生平思想及李白诗歌的风格,搜集与“酒”有关的古诗句。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疏通诗意
    3、感知诗作的感情基调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诗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第一环节:
      1、导入新课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 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诗句(节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