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40字。
  失落的纯真梦想?——《拣麦穗》说课稿
  
一、 课文说明及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
  (一)课文分析
  《拣麦穗》是高中语文必修1的一篇散文。本文作者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爱”展开的。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作者对纯真美好的追求在文中尽情展现。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优美。高一学生完全可以披文入情,用已掌握的方法解读文章,但可能对文章主题及情感把握不准不深,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散文的要求——在诵读、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艺术化的语言及感受人文精神。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能力等级,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欣赏朗读,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和对比手法,通过品味文章语言,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的能力;
  2.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纯真美好之情,帮助学生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梦想”内涵的把握;
  2.写作手法技巧的品味与探究
  二、说教法:
  本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此文的感受和理解。而且由于高一学生赏析能力可能欠佳,所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量力行原则,我所采取的教法如下:
  1、指导美读。入情入境的朗读有利于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整体感知时要朗读,品味语言,分析艺术手法时也要朗读。
  2、对比分析。作情感上和手法上比较分析,是鉴赏本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更能见出本文的特色。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训练了鉴赏散文的方法的运用。
  3、课堂协作讨论。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情思。这一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其积极思考,探讨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讨论,训练了思维能力,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