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50字。
《学记》今读(一)

《学记》是《礼记》的第十八章,是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的儒家经典论文。 
《礼记》是《礼仪》、《周礼》和《礼记》“三礼”中的一礼,是先秦礼学家们在讲习《礼仪》时,依据个人观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的参考资料,其中较为详细记载了古代生活中冠、婚、丧、祭、饮、射、燕、聘的具体形式,并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后经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被称之为《小戴礼记》。东汉时,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使《礼记》独立成书,并渐渐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传习。唐代设科取士,把《礼记》提到了经典地位。至明清时代,《礼记》对社会的思想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步成为封建统治者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获得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
《学记》共二十段,1220字,具体涉及到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等等。文章不仅精要简练地反映了我们祖先对教育教学的深刻认识与见解,并且对学校设置、教育教学考察、课外学习、教育成败的原因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都有着详细的论述,内容广泛,思想深邃,针砭时弊。《学记》不仅是我们研究儒家教育理论的珍贵资料,也是我们探讨现代教育教学不可多得的理论指导。以前,只是零星地听有关专家介绍过部分章节和词句,没有系统全面地研读,现在借读国学经典的热潮,细细读来,确有幡然猛醒之感。
编释《学记》,主要目的是与有志于教育教学研究和探讨的老师们共享这一国学经典。《礼记》版本繁多,此处原文主要依据王文锦的《礼记释解》(中华书局)和裴泽仁等注译的《五经四书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对个别简奥艰涩文字的注音和解释,主要依据《古汉语字典》和《古汉语词典》(均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为方便阅读,每段均根据大意增加了标题,原文与注解并行,释文力求既能忠于原文阐明大意,又能够通俗易懂。释文中多有个人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见解和体会,仅供老师们阅读参考。
由于编释者水平所限,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欢迎读者不吝指教。
                                               编者  李绪坤
                                           2006年6月 于 摘星阁
                    目   录               
序…………………………………………………… 1
一    化民成俗  ………………………………… 3
二    教学为先  ………………………………… 4
三    教学相长  ………………………………… 5
四    大学之道  ………………………………… 6
五    教之大伦  ………………………………… 8
六    敬孙时敏  …………………………………10
七    教之不刑  …………………………………12
八    教所由兴  …………………………………13
九    教所由废  …………………………………14
十    和易以思  …………………………………15
十一  长善救失  …………………………………16
十二  罕譬而喻  …………………………………17
十三  师严道尊  …………………………………18
十四  进学之道  …………………………………19
十五  择师必慎  …………………………………21
十六  记问之学  …………………………………22
十七  有志于学  …………………………………23
十八  比物丑类  …………………………………24
十九  有志于本  …………………………………25
二十  王者务本  …………………………………26
一  化民成俗  
[原文]                   [注释]
发虑宪,求善良,      发,发布。虑,谋划。宪,法令。
足以謏闻,不足以动        謏,xiǎo,小。动,触动,感动。
众;就贤体远,足以        就,接近,亲近。贤,贤士。体,体恤。
动众,未足以化民。        化,教化。君子,此指古代的统治及管理者。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俗,习俗,成俗,形成良好的习俗。
其必由学乎!
[释文]
发布一些精心谋划的法令,来谋求人们的善良,这样会有一些小小的影响,但对大多数人是不会有什么触动的;亲近贤士,体恤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