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100字。第六册第三四单元训练与测试(A)
郑州外国语学校 陈敦贤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时间共150 分钟,分值共150分。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惶悚(sǒng) 诎(qū)体 刎(wěn)颈之交 葳葳蕤蕤
B.暴殄(tiǎn) 栉沐(zhì) 阙然久不报 博闻强志
C.温蠖(huò) 惨怛(dá) 金银锞(kè)子 啜(chuò)其醨(lí)
D.曩(nǎng)者 就汤镬(huò) 怀瑾握谕 濯淖(nào)污泥
2.下列词语解释的错误的一项是( )
①暴殄轻生:恣意糟蹋。殄,灭绝。轻生,不爱惜生命。
②对景:“景”同“影”,意为与影子相符。
③不防头:不留神,不经意。
④生分:(感情)疏远。
⑤劳什子:犹言“东西”“玩意儿”,含有喜欢、褒赏之意。
⑥兴兴头头:兴冲冲的样子。
⑦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⑧葳葳蕤蕤: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⑦⑧ D.①③④⑥⑦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B.贾母便冷笑道:“……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
C.到了这一年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D.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
4.指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B.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C.(王夫人)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
D.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隶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