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00字。平凡中彰显思维素质——高考作文的复习思路
三原南郊中学  黄丰收
2006年的搞考作文命题充分体现着今年高考的复习思路“变中求稳,稳中求新”。基本上完成了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软着陆。新教材和素质教育是相互适应的,其核心是能够体现学生的德才学识,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引领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作文就是个性化的彰显。个性的思想,个性的文化、个性的品质、个性的风格,个性的思维品质彰显着个性的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表面上看,2006年语文试卷变化最大的是作文部分,在连续五年出现话题作文后,今年的高考的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一改历年来一直倡导并实行着的话题作文,而采用以前进行的阅读材料、自行立意的形式来命题,这多少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有利于反猜题,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今年的材料而言,实际上与话题作文没有多大的区别。从本身上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本身就是同一性质的命题形式,而作文的本质要求没有变化,形式不同而已。
这是一个不是变化的变化。我们没有必要只是看重命题的形式,我们更重要的是看重作文的真正内涵上的要求。作文就是体现学生的思想认知创新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
一、命题导向及考查意图
一道好的试题,必须具有明确的考查导向和考查意图,一方面有利于高考的选拔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中学的教学,本次全国卷作文题具备了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
1、选拔能力
选拔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区分度。今年的作文命题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不是很难,大多数学生能够写出比较好的优秀作文,这和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不同,“忘记与铭记”是审题简单,但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实在很难。
这首先是审题的多角度型和多层次性,而且不是每一个角度和层次的完整性,也就是说,每一个较多和层次必须是一种辩证的分析,对它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辩证的分析。
其次,在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习惯。我们的学生注重的是一种单向的思维、直线的思维,对思维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因素缺乏思考,自然而然对其中蕴含的辩证关系就难于辩证的分析。
第三,是我们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思维品质、思想修养、文化底蕴的忽视,或者是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此的忽视,导致学生缺乏思想底蕴,这表现在学生的作文在思想方面的浅层次性,难于从社会人生更高的层次上去进行思考。
第四,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